专访丨“取消数学选择题,不给蒙的机会”,是否合理可行?
记者丨李宇欣
全文共2900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为什么同一所高中会有不同录取线?
初中三年,哪几次考试成绩最重要?
成都高中那么多,哪些是真有实力?
高中借读,有哪些隐患风险?
平行班和重点班,区别能有多大?
没上普高线,居然也有机会上普高?
先上职高再转普高,真的可行?
……
能不能进入理想高中,
除了孩子的成绩,
家长必须要更懂政策。
即日起,
“2022中考公益服务”正式启动。
有关于中考的任何疑问,
加入2022中考家长社群,
你将得到权威答复
↓↓↓实际上,这不是第一次在业界出现类似的声音。早在2000年左右,就有老师公开建议:取消部分选择题,适当增加填空题的比重。二十多年过去了,目前大部分的高中数学试卷里,选择题依然占比不低,以四川高考数学为例,通常是12个选择题、每小题5分、总共60分,仍占据了40%“江山”。所以,问题来了,数学科目取消选择题的建议到底合不合理?取消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呢?对此,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周思波教授表示,选择题确实有蒙对的可能性,但也有判卷评分准确、节省人力的优势,“从当前的教育环境看,取消选择题的建议,短期内是不具有可行性的。”专家建议:模式化的选择题没有必要存在可逐渐取消选择题、填空题,只考解答题早在2000年,就有老师在《数学通报》期刊发布文章,建议改革数学命题。
当然,朱华伟也谈到,对于已经有成熟传统的大型考试来说,这样的改变是困难的,尤其是取消选择题这样的“大动作”。现实的情况是,对于广受关注的一些选拔性考试而言,即使只改变一道题的顺序或者题型,往往都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那么,取消选择题,是否就绝对合理呢?取消过程又存在哪些难点?川师教授:筛选人才与题型关系不大主要还是看试卷题目内容4月26日,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对话了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周思波教授,我们的对话,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Q1:关于数学科目的考查,有数学专家和老师曾建议取消选择题,认为选择题会让部分学生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您怎么看?
周思波:这些建议是有一定道理的,选择题确实有蒙对的可能性,即便考生什么都不懂,ABCD四选一,每道题仍有25%的正确率。但要想选择题拿高分,纯粹靠运气蒙是行不通的。数学家研究问题时往往也需要直觉, 因此“高手”考场做选择题时的“蒙”也不一定是坏事。他们会根据数学思维思考,再结合选取特殊值、排除法等方式选择,这其实也是学生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在我个人看来,筛选人才与题型关系不大,主要还是看考试题目内容。站在出题人的角度,一道好的数学题,不是去考察学生机械记忆方面的能力,而是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核心素养的综合考察;而一套好的数学试卷,还得考虑题目与题目间难度梯度的设置,如果每一道题都设计得很精妙,但绝大部分学生都拿不到分,也达不到筛选人才的目的。再说回来,选择题之所以能成为数学固定题型之一,还在于它有以下优势:判卷评分准确,不会因判卷人员的个人兴趣和不同的观点而发生误差,同时也方便用电脑进行机器评卷,大大提高判卷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因此,如果再结合当前的教育环境看,取消选择题的建议,短期内是不具有可行性的。尤其在一些关注度极高的考试中,更不宜做太大的改变。
Q2:以高中为例,一套数学试题往往是难易结合搭配,那题目难度跟题型有关系吗?
周思波:高中常见数学试卷的题目可以从难度上分为低档题、中档题、高档题,从题型上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我个人认为,题目难度与题型关系不大。在一套试卷里,最简单的选择题一般比最简单的解答题更容易,但最难的选择题一般比简单的解答题更难。所以,一般来说,高中数学试卷的命题(设置),一般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分别由易到难,形成三个“山坡”。整套试卷的设置,一般会把难度系数控制在一个范围内。从统计测量的角度看,难度系数在0.5左右(即总分150分,考生平均得分在75分左右)区分度较好。自从实施新课程之后,各个省份都相应降低考试难度,难度系数基本控制在0.55-0.65之间,即平均得分在82.5-97.5之间。
Q3:有统计显示,选择题得分率比较稳定,这是否意味着考生可以多花点时间在选择题上?
周思波:选择题的得分率差别并不大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方面,比起填空题、解答题,选择题无论难还是简单,都有蒙对的可能性,这一定程度上让得分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另一方面,选择题放在第一部分,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做题习惯,即便题目较难,他们仍会花更多时间做选择题。这种情况下,考生在选择题上的得分不会有太大变化,只是后面填空题、解答题做题的时间更少了,影响了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得分率。所以,我也建议同学们,如果选择题做到第十题、十一题就开始卡壳了,可以先放弃这道题,继续做后面的填空题、解答题,先易后难,不要慌。
Q4:抛开对选择题本身的探讨,在您看来,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这12年的数学学习,除了得到一个分数,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周思波:我们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智慧,让学生学会思考。但现实是,现在很多数学老师教孩子,单纯为了应付考试,用各种套路把题型归类,然后让同学们反复刷题练习。这么做,学生的智慧是没有得到增长的,他们记下的就是一堆题型,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严重影响创造力。我们希望看到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自己会思考琢磨问题,并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END排版丨九十八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